
如何让股民增收?其实,很多股民都选出过牛股,但拿不住,为什么?认知有限,你认知不到行业大周期,认知不到市场大因素,那即便买过牛股也拿不住。怎么办?先解决认知的因素,才能提高收益。今儿玉名就来介绍两个隐藏,却非常有效提升收益的思维,一个是关注牛股的,另一个是关于资产配置的。很多牛股,股民为什么拿不住呢?换个思维这个问题何止是困扰股民呢,巴菲特等投资大师也如此,所以他们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,并慢慢地改变思维模式。比如说著名基金经理莫尼什·帕伯莱,在反思估值对投资的影响时,无不感慨地说:“以我那无限的智慧以‘估值过高’为由卖飞了早期持股的法拉利。还有Frontline的航运公司,我曾将投资组合的10%投在它身上。我们赚了一倍(就卖了),后来它涨了350倍”。——太多的人希望依托主动操作来增收利润,但说实话,这个太难了,如果不卖出就会遭遇过山车南宁股票配资,并承受着回撤的煎熬,所以,坚持是很难的。

如果卖出了,就意味着后面的行情与自己无关了,不承担风险也意味着拒绝了可能的增值,谁能预测?无法预测细节和未来。——怎么解决呢?还记得之前在《高瓴最新操作的两个关键启示》https://weibo.com/ttarticle/p/show?id=2309405216112291217526中的总结吗?高瓴资本为首的一批知名机构,也是卖飞了医药牛股;后来,他们都进行了改变,尽量减少主动操作,而是利用周期被动地实现收益的增长。

传奇基金经理尼克·斯利普,他有了一段反思“价值型投资的方法中有什么因素会让你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持有凯马特的股票?(估值便宜却是糟糕的投资)”;“成长型投资方法中有什么因素会让你不卖掉沃尔玛(指伟大的成长型公司)的股票?”对此,他也在反思,哪怕是投资大师,对于一只大牛股,卖出的原因大抵是短期上涨过快,估值太贵了。他认为答案在于分析的不是企业的效益和产出,而是深入挖掘公司的潜在现实,即其成功的动力。投资者不能将一项投资当作是一个静态的资产负债表,而应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复利机器。

一个投资者犯的最大错误不是持有一只破产公司的股票,而是卖掉一只后来涨了10倍的股票。——怎么解决呢?指数思维是个不错的方式,其实,大家都还记得巴菲特提到的标普500指数吧,其建立的时候没有想过要战胜谁,但结果确实让95%以上的基金经理跑不赢。其思路是把各行业的优秀公司纳入进来,定期筛选,留强汰弱。在这个规则之下,那些经营良好的公司将永远留存在指数之内,无论股价如何,还有时代因素,很多时候,我们选股的时候会不认可自己不偏好的公司,但指数不会如此,符合规则就会纳入。

还有一种模式,那就是持股收息的思路,巴菲特的喜诗糖果、可口可乐等都是如此,目的是为了稳定获得现金流,因此,巴菲特总结:决定持有比决定买入更为重要(The hold decision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buy decision)。总体来说,被动操作总是比主动操作拥有更多的可能性,也避免了很多人性的误区和思维盲区。接下来,玉名来介绍更多资产配置方面的技巧,从而提升收益,这是活得久,慢慢堆积财富的。
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